寵物們生命的最后一站“蘇州寵物殯葬”
花床、綠樹、哀樂,在一處偏僻的郊區,一場小型追悼儀式正在舉行。但特殊的是,約一米長的迷你棺木中躺著的是一只小博美犬。
蘇州寵物殯葬寵物入殮師為小狗擦身,播放寵物狗生前的視頻,狗的主人追憶和寵物狗在一起的日子。在一場專為寵物舉行的葬禮結束后,寵物狗被焚化,然后骨灰被安葬在樹下。
偏僻的小樹林邊上,每棵樹木下方簇擁著一圈花盆,樹底下則放著寵物的照片。這里是武漢首家寵物殯葬機構,它的創辦者是武漢一位90后女大學生。兩年間,一共有600多只動物,包括狗、貓、兔子、香豬等在這里走完最后一程,每場寵物葬禮收費600元-1200元不等。
大三時,她不止一次在寵物醫院實習。因為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基本上都去當寵物醫生。實習期間她發現,很多人的寵物去世后,他們都非常傷心。而不少人家中養的寵物狗死后,還隨手丟進垃圾桶,污染環境不說,還容易傳染疫病。
從那時起,就有一個想法,將來要開一家寵物殯葬機構,送這些死去的寵物最后一程。
2014年7月,大學畢業,她跟周圍的同學商量,想辦一家寵物殯葬機構,但沒人響應。她賣掉了父母給她陪嫁的一套價值80萬元的房子,花了十幾萬元從河南買回一臺動物火化爐,準備租地蓋房做寵物墓地。
最終,她說服新洲一位種桃樹的老師傅接納焚燒爐并安置墓地,在不影響果樹的情況下,把骨灰埋在樹下面當肥料。讓她欣慰的是,后來這名老師傅也成為公司一員,負責火化與安葬寵物。
一開始,公司還在房子外面掛著“寵物殯儀館”的牌子,經歷了前面的挫折后,她吸取了教訓,選擇了低調營業。之前,他們接送遺體的車輛還貼有廣告,后來有客戶反映,雖然家里寵物去世很悲痛,但并不想被別人知道自己花錢為寵物追悼火化,因為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得了。從那以后,員工前去接寵物尸體,都低調行事。悄悄地來,悄悄地走。
的寵物墓地在一片蒼翠的小樹林中,周圍鮮花盛開,環境幽靜。如果不經人提醒,很少有人知道這里是寵物們生命的最后一站。
接到寵物主人的電話后,派專人到主人家中,與寵物主人簽訂委托協議和接運動物尸體。運到公司的寵物會先進行“遺體化妝”、消毒、清潔等。之后,便將其裝紙箱中,紙箱內放著狗狗生前喜愛的狗糧、玩具,然后工作人員將紙箱放入告別室,將其“遺體”安放在花叢中。在告別室的墻上還有一臺電視,播放寵物的生前回顧視頻等。隨后,寵物主人在這里與愛犬進行最后的告別儀式,告別儀式結束后,主人按動按鈕,裝在箱中的寵物被緩緩推進火化爐中火化。
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焚燒后,最終的骨灰盛放在專門的骨灰壇內被其主人帶走。說,對主人們來說,寵物不僅僅是一只小貓小狗,它還是家庭的重要成員。有些主人思念心切,下一年還來為寵物掃墓,會把骨灰安葬處桃樹結的果子全部買下,好像它們從未離開一樣。
寵物殯儀館開張兩年來,一共約有600多只寵物在這里安葬。一開始,一周會有一單生意。半年之后,差不多每兩天都會有主人把寵物送過來,有時一天還好幾個。除了常見的貓、狗、兔子之外,還有蜥蜴、烏龜、金魚,甚至有人養的幾十公斤重的小香豬。
“寵物的‘墓地’就是樹葬,因為寵物做了無害化處理,把骨灰撒在樹根下面,既環保,還能當肥料,無污染。”每名員工都要從寵物入殮師做起。如今,的寵物殯葬機構越做越大,一共有6名員工。以前占地10畝的“墓地”都不夠用了,她已經找到一處占地十多畝的新地塊,正在抓緊擴建。
從業兩年,見了太多人和寵物“人狗情未了”的故事。讓蘇州寵物殯葬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有一位孕婦挺著大肚子,堅持送一手養大的吉娃娃最后一程。把狗送進去火化時,這個孕婦一下接受不了,放聲大哭,把頭伸進爐子,整個人撲在狗身上不讓點火,同去的老公只好把狗抱出,在一旁安慰他,她才止住哭聲。那場面讓都忍不住想落淚。
返回列表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