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好,仍有一群善良的人們,在默默地為這些遺棄動物付出愛與力量,盡自己的可能幫助這些“流浪孤兒”們。在他們一點一滴的影響下,“寵物收養”正在變成一種生活方式,人們將散落在天涯海角的小動物從各個角落帶回家,生活在同一屋檐下。網上曾經流行一組流浪動物被收養前后的對比圖,看著那些浴火重生的小生命,真正讓人體會到了那句話:“我有兩次生命,一次是出生,一次是遇見你。”
南方日報記者采訪了五個收養了寵物的家庭,聽聽他們講述收養這些有疾病寵物的過程和感悟。
貓狗大家庭 “收養的寵物性格會有巨大差異”
林小姐,4年前在小區附近發現了她現在養的狗狗“咩滋”,當她發現它時,小狗有輕微的皮膚病,林小姐原本計劃著等它身上的病治好之后,就幫它找主人。在“咩滋”剛來家里時,林小姐并沒有想撫養狗狗,因為從前一直陪伴她長大的狗狗去世了,情感上的創傷一直沒有痊愈,心理上并沒有做好迎接新家庭成員的準備。最后是“咩滋”的一個眼神打動了林小姐。她回憶道,每次摸著它問它怎么辦的時候,“咩滋”就會看看我,眼睛眨啊眨的,好像它在跟我進行一次深入的思想交流一樣,那眼神好像在說“主人,就讓我跟著你吧”一樣,看著心都軟了,而且“咩滋”在家十分安靜很聽話。再加上家里的老人一直跟林小姐說:“再養一只狗吧。”讓原本打定主意不再養狗的林小姐改變主意,“可能是緣分來了吧,就把它留下了。”林小姐說。
后來,朋友家中的狗“波比”發生了車禍,又正逢朋友搬家,林小姐的朋友沒有時間照顧“波比”,同情之下林小姐又將“波比”帶到家中,“咩滋”也多了一個小伙伴。“波比”還為家里帶來了貓朋友。有一天,林小姐正帶著“波比”外出散步時,波比在樹洞里發現了被虐待的貓咪—“柚子”,它的腿被人用繩子捆住,捆到后腿都壞死了。情急之下,林小姐用工具將繩子割斷,把“柚子”送到動物醫院之后救回來了。林小姐告訴記者,在救治“咩滋”和“柚子”的費用上前后花了大概1000元。隨著“波比”和“柚子”的加入,整個家變得熱鬧起來,雖然它們各有各的領地,不過碰到面的時候都會默契地碰碰鼻子、打打招呼。
當記者問到領養回來的狗與其他狗的差別時,她說:“與前面養的那只‘兒時同伴’相比,領養回來的狗狗性格‘謹慎’多了,如果是從小養起來的狗狗,有時候它會跟主人鬧啊、瞎折騰的,挺肆無忌憚的。但領養回來的不同,它們很害怕自己會做錯事情,只要主人在家突然大聲說話,它都會轉過頭看一下主人。很安靜、很聽話,怕自己再度被拋棄。這樣的個性也不能說好或不好,如果家里多老人的話,安靜點是好的,如果年輕人喜歡熱鬧,可以選擇性子活潑的狗狗?,F在的救助機構很多,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選擇想收養的寵物。”
三條腿的“狗媽媽” 流浪狗狗需要時間“打開心扉”
劉小姐家收養了一只三條腿的貴賓犬—豆豆,豆豆曾經被轉手過多個主人,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,豆豆很怕寂寞,只要看不到有人在家就一定會叫。它的上一任主人是劉小姐的一個朋友,是從寵物醫院里將豆豆領回家,可惜后來因為工作忙,一天之中沒有多少時間在家,豆豆總是亂叫,惹來鄰居投訴。劉小姐知道之后主動請纓:“不然放我家試試看吧。”于是,劉小姐和退休的母親與豆豆相互作伴,豆豆的性格也開朗了不少。這也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,當豆豆初來乍到時,很是怕生,眼神中總有彷徨不定的感覺,總是害怕再被拋棄。一年來,劉小姐無微不至的照顧讓豆豆漸漸打開心結,就算沒人在家也不會亂叫了,最明顯的差別是,豆豆對生人也非常友善。
這樣特殊的狗狗照顧起來會不會很困難?劉小姐說并不會,三條腿的豆豆除了平衡感不太好、有時跟它鬧著玩的時候會不小心倒地之外,其他的與正常狗狗無異。
義務擔當“狗醫生” 高額的醫療費造成大批寵物被遺棄。
郝醫生從10年前開始不定期地為被遺棄的動物免費義診,義診所需的費用幾乎全由自己承擔。郝醫生說:“大部分遺棄產生的源頭是因為飼主沒有足夠的資金為寵物醫治疾病,如果有人站出來免費義診,為寵物治療小病,很多人都不會棄養。”而郝醫生自己以前也領養了很多狗狗,后來因為小區的鄰居投訴,最后只能將狗狗都送人,剩下一只留在家里。
郝醫生義診多年,看到很多棄養的案例,比如:很多小狗在幼犬期沒有進行絕育,母狗在5歲之后產生子宮性能的疾病之后,主人遺棄了;或者是狗狗老年之后生重大疾病,主人遺棄了;還有是很多學生在市場里看到小狗可愛買回家,結果遭到父母反對,最后就把小狗丟棄了;有的是從市場里買了來路不明的小狗,回來之后過幾天發現小狗得了狗瘟,狗就遭到遺棄了;更有甚者是將生病的寵物抱到診所里面,然后說要將寵物安樂死,留下安樂死的錢(200元)之后離開。郝醫生表示,這樣的案例很多,生病更是一個關鍵的節點。
“在廣州養狗是奢侈的。”郝醫生如是說。他為記者掐指一算:如果要讓狗狗吃好一點的狗糧,吃喝加醫療等的費用保守估計1年要5萬元以上。很多家庭承擔不起這樣的費用,尤其是在醫療上的費用,這也是遺棄狗狗的主要原因。在學生群體里,遺棄寵物的現象也十分嚴重。郝醫生當初就是看不慣這樣的現象,最后干脆自己免費為這些寵物治療。
“萌寵會”會長 為流浪動物提供更好的生活
“萌寵會”的會長加菲,就是大家口中的“領養專業戶”,他養過七只狗狗,只有第一只是買回來的,其余六只全是收養來的。10年前,加菲就開始接觸動物領養,他收養的第一只狗“比熊”現在已經10歲了,從“比熊”開始,加菲對于收養產生了莫名的情結,這些“幸運”的狗狗都是因為各種原因被主人遺棄的。
為了能更好地從事寵物的公益事業,加菲成立了“萌寵會”。加菲說:以前總是參加別人舉辦的活動,參加多了漸漸覺得這些活動都不是自己想要的,還不如自己創立一個。萌寵會為廣大的寵物主人們提供寵物旅游、比賽等服務。
“萌寵會”的商業性與公益性分得很清楚,商業性的活動所賺的錢放到公益性活動的經費中,一年之中沒虧錢就算賺錢了。成立公司是為了更方便地獲取資源,在公司里很多的顧問、合作伙伴都是免費為加菲提供服務,大家都了解加菲的用心。有時候加菲出去做活動,還有人自愿幫加菲帶狗,這些人很多都是因為平時工作忙、沒時間養狗,通過偶爾幫加菲帶狗來滿足自己養狗的欲望。這么多年以來,加菲發現整個廣州像他一樣默默為流浪動物服務的人逐漸多了,很多人都是自己掏錢盡自己的能力拯救這些落難的小生命。這對于被遺棄動物來說是莫大的福音。
現在,加菲家有七只寶貝,他在家里專門為這些萌寶貝們建了一個“陽光房”,全部由玻璃制成,讓狗狗們在家也能開心地曬太陽而不用擔心風吹雨淋。加菲帶回來的第一只狗狗“比熊”,在加菲生病睡在沙發上休息的時候,他會爬上來親親加菲,或者是有時加菲身上有傷口的時候,“比熊”好像感知到一樣,就會跑到加菲身邊舔一舔他的傷口。這令加菲非常感動。“主人對狗要有耐心,就像照顧小孩一樣。”加菲說。
30多只貓咪的“媽媽” 舍得為寵物花錢才會真正對它們“負責”
1998年,蔡小姐失去了從小陪伴的狗狗。因為太過傷心,長達10年的時間不敢去想寵物一事。也許是緣分,2008年的一天,一只兩三個月大的小貓站在她家的門口,蔡小姐說:“可能是那天煮的菜比較香吧,把它吸引過來了”,從門口到客廳再到臥室,小貓一步步地“進入”了她們的生活,成了家中一員。之后,她開始接納更多流浪的貓咪—從路邊、垃圾桶撿來生病或是被遺棄的小貓。蔡小姐開始頻繁往醫院跑,多次與寵物醫生溝通,她也開始看書或上網找資料,自學如何處理寵物的簡單疾病—如:外傷、感冒、發燒等癥狀。
蔡小姐家有30多只貓,全部都絕育了。在救助的過程中,蔡小姐只要發現一只貓沒有絕育,第一個反應一定是將它帶去絕育。在她的大家庭里面,還有殘疾的動物,有些是肢體殘疾,有些是眼睛不好的,有些是自身免疫系統有問題,最后得了皮膚病。“這些貓咪都很難自力更生,也很少家庭會愿意收養。也有一些貓咪送出去后又被帶了回來。”蔡小姐告訴記者,貓咪和人類很像,情緒也會隨著環境而產生波動。“這些貓咪的情緒不穩定,對陌生環境極度不適應,甚至不吃不喝,后來新主人實在是無法解決了就把寵物送回來了。”有過這樣失敗的經歷,蔡小姐開始在審核領養人的程序上嚴格把關,“那些一開口就想要免費獲得名貴品種的不行,不愿意花錢的都不行。”為此,蔡小姐想到了一個考驗的方法,每次領養前,她都會要求新主人在指定的寵物醫院為小動物打疫苗。“只有看到領養人愿意在寵物身上花錢,才能感受到收養人的誠意,這樣寵物未來生病了才不會被隨意拋棄。”蔡小姐說。
國外怎么做?
在北美,《預防虐待動物協會》(SPCA)是承擔保護動物和收容流浪動物、制止虐待動物行為的主要機構,此外還有一些由私人或福利團體設立的動物收容所。動物收容所對送來的、撿來的動物通常來者不拒。收容所對其先做身體檢查,沒做絕育手術的一律先做絕育手術,有病的則對其進行治療,然后為其尋找收養家庭。過期未被收養的動物則被給予安樂死。
英國現行的《動物保護法》于1911年通過,法律鼓勵動物飼養者以最好的措施對待動物,沒有達到法律規定的將被起訴。具體處罰有:虐待動物的人將禁止飼養任何動物;遺棄寵物將被判犯有虐待罪,即使是因主人不慎造成寵物走失的,也要繳納25英鎊罰款;不準將寵物賣給15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等。
德國法律規定,棄犬者將被處以折合人民幣23萬元的巨額罰款,嚴重虐待犬只者最高可判兩年徒刑。德國的寵物店不準販賣犬只?!度伙曫B法》對于每只狗休息、運動空間以及犬舍建材、規格、溫濕度、光線等均有嚴格規定。想擁有狗的人通常會到收容所去收養。領養者須通過考核(包括領養動機、喂養經驗、家居空間、經濟狀況等),還須簽署接受志愿者隨時追蹤的法律文件。